勝利油田民間采油亂象損害賠償標準
發布時間:2019-08-31 23:30:15
在離婚案件中,有怎樣的離婚程序?離婚賠償標準又是怎樣的??本文為您做了一一介紹:
“聞到了嗎?這可是錢的味道1
10月2日,山東東營下了一場雨,空氣中彌漫著石油的氣味。在東營市利津縣靶場附近,當地一名姓李的油老板指著遠處的幾架“磕頭機”對記者如此說道。
這位油老板看中的幾口油井屬于勝利油田濱南采油廠,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李老板都在為能順利承包下這幾口油井而奔走。
東營是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開采腹地,除此以外,在勝利油田其他兩個采油主戰場濱州、淄博,類似于李老板的私人油老板也為數不少。這些私人承包的油井甚至油田區塊隱藏在整個勝利油田的采油隊伍之中,表面上看與勝利油田其他編制內的油井并無異樣。但根據當地一名業內人士所提供的數據,如今勝利油田年產原油近3000萬噸,私人承包性質的油井產量總額就占到了兩成以上。
幾年前,在千里之外的陜北油田和新疆油田,數以百計的“油老板”被紛紛強行清理、整頓,與此鮮明對比的是,依附在勝利油田的民營資本卻在這里實現了瘋狂淘金的財富夢想。
勝利油田作為聚斂民間資本的黑金天堂還在吸引著更多的人。
沖突下的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的主要工作范圍橫跨山東省的東營、濱州、淄博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另一名在淄博也有承包業務的油老板向記者透露,在其他幾個主要采油地區,以油井為代價處理公共關系的情況比比皆是,“這類性質的油井數量太多了,具體數據估計也只有油田內部的人知道。”上述油老板說。
“三產公司”套路
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下面,隱藏著三個身份特殊的公司,分別是大明集團、東勝集團、勝凱集團。
這三個公司被統稱為“三產公司”。所謂“三產公司”,即不涉及勝利油田開采、鉆井、勘探等主營業務的公司。這三個公司名義上都是勝利油田的二級單位,但自負盈虧,有靈活的運營空間。
“把油井劃給三產公司,私人老板就可以和三產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這樣油田自己也能創造收益。”上述油老板說。
勝利油田某采油廠一名技術人員透露,原則上,分配給三產公司的油井都是一些日產低于2噸的廢井,或者產量相對不穩定的油井。即便如此,這些油井依舊還有開采價值,但勝利油田分公司從投資成本的角度考慮,覺得“沒有再投資的必要,還不如交給私人公司合作開發”。
在雙贏的前提下,一大批油井被劃分至三產公司,這些油井一旦下放到三產公司,其在勝利油田的內部編制也隨即注銷,注銷后的油井產量無需上報勝利油田,也不再納入勝利油田的產量統計。
這樣的操作模式無疑給三產公司和私人老板創造了無縫合作的機會,油老板們紛紛前往三產公司,試圖拿下更多的油井。
但是,私人老板與三產公司的合作并沒有固定的模式,無論是利益分配,還是承包條款,都沒有統一標準,僅油井承包費一項就存在很大的伸縮空間。本報記者通過當地多個油老板了解到,三產公司與私人老板掛靠的公司簽訂開發協議后,可以選擇將油井的地上設備全部撤走,再由私人老板自己花錢搭建,這些地上設備包括抽油機、油罐、板房、變壓器等。除此以外,三產公司也可以將這些配套設施租賃給私人,租金標準也各有不同。
“主要還是看你的關系到不到位,關系疏通好了,承包費和租金象征性地給一點就行,關系沒疏通好,什么都得自己弄。”一名油老板說。
承包細節可以靈活處理外,劃撥給三產公司油井的政策也逐漸放寬。勝利油田一批日產量大、出油穩定的編制內油井也以不同名義歸口入三產公司,最終被“關系過硬”的油老板收入囊中。
本報記者調查得知,勝利油田位于淄博市高清縣唐坊鎮的采油區就存在一大批被私人承包的編制內油井,這些油井都屬于三產公司中的大明集團。
在東營西城區,某鄉鎮領導一口氣承包了47口編制內油井,這些油井日產原油大多都在5噸以上,并且產量穩定。
“三產公司就相當于勝利油田的后花園,現在私人想承包就得找他們,把關系打點好,就可以把采油廠的好井拿過來。”一名油老板說。
勝利油田某采油廠一名職工透露,勝利油田共有約11個采油廠,各采油廠下面設有分礦,每個分礦下又有數量不等的油井,整個勝利油田的油井數量為20071口,這些油井都編有井號,而一旦油井被石油管理局以各種名義劃分到三產公司,那么代表油井歸屬地的井號也就變成了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
本報記者獲悉,這些被私人承包的油井雖然在編制上已經注銷,但根據協議,這批油井還有“濫竽充數”的作用。
據油老板介紹,勝利油田每年都會給下面的各個采油廠下達任務指標,每個采油廠編制內的油井都連有輸油管道,統一匯流后經各采油廠流量表審核產量數據,再運往齊魯石化。而為了填充上層下達的產量任務,三產公司甚至要求私人油井的原油只能以稍低于市場價賣給指定的采油廠,以頂替采油廠的任務指標。
除此以外,私人老板也可以選擇自由買賣,但絕大多數老板還是會選擇將原油賣給指定的采油廠,因為“搞好關系才能放長線吊大魚”。
“賭博”者的游戲
當前的原油市場價格為每噸4000元左右,僅以一口日產3噸的普通油井計算,一個月的毛利潤就高達近40萬元。一名油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投資一口油井為例,需要的費用包括承包費、設備租金、作業費、地方公共關系處理費等等。考慮到各項費用的伸縮空間,一口油井的最高投資也不會超過50萬元。
利潤空間固然很大,但順利拿下油井并確保正常經營并非易事。
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油老板們在選定意向油井之前,出于對投資風險的考慮,會全面了解該油井的產量,還會通過勝利油田的內部關系,調出石油儲量、地質結構等詳細資料。即便這樣,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油老板依然以“賭博”來形容油井承包。
“沒有人能百分之百地肯定砸下去的這些錢就一定能賺回來,我們只能將風險控制到最小,有些理論上儲量豐富的油井拿到手后就是打不出油,”油老板說,“最后還得看運氣。”
此外,本報記者在東營調查了解到,因油井引發的各方矛盾沖突也不絕于耳,油老板除了動用各種政商關系拿下油井外,與當地村民的矛盾也較突出。
根據協議,私人老板與三產公司簽訂合同后,圍繞油井的一切公共事務都由油老板個人負責,這包括對占用當地村民土地的賠償,油井作業給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
“聞到了嗎?這可是錢的味道1
10月2日,山東東營下了一場雨,空氣中彌漫著石油的氣味。在東營市利津縣靶場附近,當地一名姓李的油老板指著遠處的幾架“磕頭機”對記者如此說道。
這位油老板看中的幾口油井屬于勝利油田濱南采油廠,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李老板都在為能順利承包下這幾口油井而奔走。
東營是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開采腹地,除此以外,在勝利油田其他兩個采油主戰場濱州、淄博,類似于李老板的私人油老板也為數不少。這些私人承包的油井甚至油田區塊隱藏在整個勝利油田的采油隊伍之中,表面上看與勝利油田其他編制內的油井并無異樣。但根據當地一名業內人士所提供的數據,如今勝利油田年產原油近3000萬噸,私人承包性質的油井產量總額就占到了兩成以上。
幾年前,在千里之外的陜北油田和新疆油田,數以百計的“油老板”被紛紛強行清理、整頓,與此鮮明對比的是,依附在勝利油田的民營資本卻在這里實現了瘋狂淘金的財富夢想。
勝利油田作為聚斂民間資本的黑金天堂還在吸引著更多的人。
沖突下的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的主要工作范圍橫跨山東省的東營、濱州、淄博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另一名在淄博也有承包業務的油老板向記者透露,在其他幾個主要采油地區,以油井為代價處理公共關系的情況比比皆是,“這類性質的油井數量太多了,具體數據估計也只有油田內部的人知道。”上述油老板說。
“三產公司”套路
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下面,隱藏著三個身份特殊的公司,分別是大明集團、東勝集團、勝凱集團。
這三個公司被統稱為“三產公司”。所謂“三產公司”,即不涉及勝利油田開采、鉆井、勘探等主營業務的公司。這三個公司名義上都是勝利油田的二級單位,但自負盈虧,有靈活的運營空間。
“把油井劃給三產公司,私人老板就可以和三產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這樣油田自己也能創造收益。”上述油老板說。
勝利油田某采油廠一名技術人員透露,原則上,分配給三產公司的油井都是一些日產低于2噸的廢井,或者產量相對不穩定的油井。即便如此,這些油井依舊還有開采價值,但勝利油田分公司從投資成本的角度考慮,覺得“沒有再投資的必要,還不如交給私人公司合作開發”。
在雙贏的前提下,一大批油井被劃分至三產公司,這些油井一旦下放到三產公司,其在勝利油田的內部編制也隨即注銷,注銷后的油井產量無需上報勝利油田,也不再納入勝利油田的產量統計。
這樣的操作模式無疑給三產公司和私人老板創造了無縫合作的機會,油老板們紛紛前往三產公司,試圖拿下更多的油井。
但是,私人老板與三產公司的合作并沒有固定的模式,無論是利益分配,還是承包條款,都沒有統一標準,僅油井承包費一項就存在很大的伸縮空間。本報記者通過當地多個油老板了解到,三產公司與私人老板掛靠的公司簽訂開發協議后,可以選擇將油井的地上設備全部撤走,再由私人老板自己花錢搭建,這些地上設備包括抽油機、油罐、板房、變壓器等。除此以外,三產公司也可以將這些配套設施租賃給私人,租金標準也各有不同。
“主要還是看你的關系到不到位,關系疏通好了,承包費和租金象征性地給一點就行,關系沒疏通好,什么都得自己弄。”一名油老板說。
承包細節可以靈活處理外,劃撥給三產公司油井的政策也逐漸放寬。勝利油田一批日產量大、出油穩定的編制內油井也以不同名義歸口入三產公司,最終被“關系過硬”的油老板收入囊中。
本報記者調查得知,勝利油田位于淄博市高清縣唐坊鎮的采油區就存在一大批被私人承包的編制內油井,這些油井都屬于三產公司中的大明集團。
在東營西城區,某鄉鎮領導一口氣承包了47口編制內油井,這些油井日產原油大多都在5噸以上,并且產量穩定。
“三產公司就相當于勝利油田的后花園,現在私人想承包就得找他們,把關系打點好,就可以把采油廠的好井拿過來。”一名油老板說。
勝利油田某采油廠一名職工透露,勝利油田共有約11個采油廠,各采油廠下面設有分礦,每個分礦下又有數量不等的油井,整個勝利油田的油井數量為20071口,這些油井都編有井號,而一旦油井被石油管理局以各種名義劃分到三產公司,那么代表油井歸屬地的井號也就變成了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
本報記者獲悉,這些被私人承包的油井雖然在編制上已經注銷,但根據協議,這批油井還有“濫竽充數”的作用。
據油老板介紹,勝利油田每年都會給下面的各個采油廠下達任務指標,每個采油廠編制內的油井都連有輸油管道,統一匯流后經各采油廠流量表審核產量數據,再運往齊魯石化。而為了填充上層下達的產量任務,三產公司甚至要求私人油井的原油只能以稍低于市場價賣給指定的采油廠,以頂替采油廠的任務指標。
除此以外,私人老板也可以選擇自由買賣,但絕大多數老板還是會選擇將原油賣給指定的采油廠,因為“搞好關系才能放長線吊大魚”。
“賭博”者的游戲
當前的原油市場價格為每噸4000元左右,僅以一口日產3噸的普通油井計算,一個月的毛利潤就高達近40萬元。一名油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投資一口油井為例,需要的費用包括承包費、設備租金、作業費、地方公共關系處理費等等。考慮到各項費用的伸縮空間,一口油井的最高投資也不會超過50萬元。
利潤空間固然很大,但順利拿下油井并確保正常經營并非易事。
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油老板們在選定意向油井之前,出于對投資風險的考慮,會全面了解該油井的產量,還會通過勝利油田的內部關系,調出石油儲量、地質結構等詳細資料。即便這樣,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油老板依然以“賭博”來形容油井承包。
“沒有人能百分之百地肯定砸下去的這些錢就一定能賺回來,我們只能將風險控制到最小,有些理論上儲量豐富的油井拿到手后就是打不出油,”油老板說,“最后還得看運氣。”
此外,本報記者在東營調查了解到,因油井引發的各方矛盾沖突也不絕于耳,油老板除了動用各種政商關系拿下油井外,與當地村民的矛盾也較突出。
根據協議,私人老板與三產公司簽訂合同后,圍繞油井的一切公共事務都由油老板個人負責,這包括對占用當地村民土地的賠償,油井作業給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
最新資訊
-
08-29 2
-
01-24 0
-
08-20 1
-
08-11 2
-
08-24 1
-
09-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