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
【標簽】生活垃圾|環境保護
更新時間:2019-08-07
? “垃圾堆上的富翁”與“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這是不同時期人們對農村環境的真實感受,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也凸現了農村環境污染的嚴重問題。面對如此現實,要搞好新農村建設,就必須下大氣力解決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在生活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上有新發展,努力促進城鄉環衛管理一體化工作的開展。以澤州縣為例,在連續多年開展的環境整治過程中,許多積存多年的垃圾得到清除,亂倒、積存、暴露垃圾大為減少,臟亂差的現象得到有效治理,農村環境狀況有所改善,但與新農村建設的現實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嚴重短缺。鄉鎮政府所在地配置了一些收集池和垃圾桶,大多數鄉村還是空白,基本沒有專用收集車輛工具,有一些收運車輛工具也是兼做或租借的。二是面源污染還未有效控制。農村垃圾大部分都不能得到無害化處理,?仍然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隨風刮”。三是沒有健全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機制,城鄉聯動、城鄉一體的衛生管理,環衛作業體系還未建立,鄉鎮環衛管理隊伍力量非常薄弱。四是由于在農村人口集聚化的過程中規劃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未能跟上,加之農民環境意識淡薄,生活垃圾基本處于無序狀態,隨處可見。究其原因:一是農村環衛基礎設施投入欠賬太多。不僅設施(備)投入無資金,就是運營費用也難著落。特別是貧困農村集體沒有收入,環衛設施和環衛作業資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宣傳力度不夠?;鶎痈刹亢腿罕姯h保意識淡薄,不良衛生習慣難以改變,亂丟塑料袋、塑料布等垃圾的陳規陋習現象普遍存在。
為此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各級政府要將環衛事業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從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高度,從關注民生、關愛農民的角度,認真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將農村環衛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工作目標,納入財政支出的總盤子。適時、適量安排必要的經費。建立“組保潔、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實施“以獎代補”措施。
3、將垃圾填埋場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垃圾填埋場建設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項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是清理農村亂堆亂放的后續工程,只有建立布局合理的農村垃圾填埋場,才能有效疏導農村垃圾,才能實現農村長期的村容整潔。
熱門文章
-
07-11 0
-
05-05 0
-
10-12 1
-
01-16 0
-
01-19 0
-
12-09 1
-
03-15 2
-
07-16 2
-
09-30 1
-
04-13 0
相關經驗
-
03-22 1
-
07-04 0
-
09-09 1
-
02-06 0
-
01-29 1
-
12-02 1
-
07-13 0
-
09-21 1
-
11-05 2
-
03-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