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
【標簽】網絡詐騙|詐騙
更新時間:2020-04-28
核心提示:電信網絡詐騙常見的形式包括利用QQ、MSN等網絡聊天工具實施詐騙;利用網絡游戲裝備及游戲幣交易實施詐騙;利用網上銀行實施詐騙等,詳細內容由法律經驗編輯為您介紹。
生活中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
(一)利用QQ、MSN等網絡聊天工具實施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盜號和強制視頻軟件盜取QQ號碼及密碼,并錄制對方視頻影像,隨后登錄盜取的QQ號碼與其親友聊天,并將所錄制的視頻播放給其親友觀看騙取信任,然后以急需用錢為名借錢詐騙。
??? 防騙對策是遇到網絡上有人借款,即使對方有視頻也不能輕信,揭露此騙術僅需牢記一個“制敵招術”:眼見不一定為真,打個電話確認下就可辨別真偽。
(二)利用網絡游戲裝備及游戲幣交易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網絡游戲進行游戲幣及裝備買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后,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或者交易后再進行盜號的方式詐騙。
??? 防騙對策是不要輕信網游中認識的一些“戰友”,尤其是警惕先付款后交貨的交易方式。
(三)利用網上銀行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制作與一些銀行官網相似的“釣魚”網頁,盜取網銀信息后將帳戶現金取走。
??? 防騙對策是在登錄銀行網頁時務必檢查是否是該銀行的官網,同時要管好自己的網銀證書,避免在公用計算機上進行網上交易。
(四)網購詐騙。
主要有以下幾類:犯罪分子為事主提供虛假鏈接或網頁,交易顯示不成功讓多次匯錢詐騙;拒絕使用網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私下交易詐騙;先收取訂金然后編造理由,誘使事主追加訂金詐騙;用假冒、劣質、低廉的山寨產品冒充名牌商品詐騙。
??? 防騙對策是網購時一定要選擇有信譽度的購物網站,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輕信商家提供的圖片和商品評論。盡量使用支付寶、U盾等安全支付工具,拒絕與店主私下交易。
(五)網上中獎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傳播軟件隨意向互聯網QQ用戶、MSN用戶、郵箱用戶、網絡游戲用戶、淘寶用戶等發布中獎提示信息,當事主按照指定的“電話”或“網頁”進行咨詢查證時,犯罪分子以中獎繳稅等各種理由讓事主匯款。
??? 防騙對策是在互聯網這個世界里,請您千萬不要相信有“天上掉下的餡餅”,否則很可能一步步陷入騙子設置的陷阱之中。
(六)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實施電信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以事主電話欠費、、,謊稱事主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或泄露,、詐騙等犯罪活動,為確保事主不受損失,將銀行存款轉至對方提供的所謂“安全賬戶”。
??? 防騙對策是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執行公務時,一定會持相關法律手續當面詢問當事人,、、,。凡是自稱國家機關要求把錢匯入安全帳戶的都是詐騙,對此切勿相信。
(七)冒充親友以車禍、嫖娼、吸毒被抓實施電信詐騙。
犯罪分子先撥通受害者電話,讓“猜猜我是誰”套取信任,不久又編造本人或親友出車禍、嫖娼、吸毒被抓,不敢告訴家人,向事主借錢,并要求匯到指定賬戶。
??? 防騙對策是當接到自稱“老朋友”“猜猜我是誰”電話時,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種種理由而給其匯款。
(八)“黑社會”綁架恐嚇實施電信詐騙。
犯罪分子自稱“黑社會”撥打事主電話,謊稱事主親屬被其綁架索要“贖金”,利用事主急于解救“人質”的心理實施詐騙。
??? 防騙對策是接到此類電話不要貿然向對方指定賬戶匯款,以籌錢等為理由拖住對方,在最短時間內與“人質”親屬聯系核實,以此揭穿騙局。
(九)冒充稅務、財政、車管部門工作人員以購車、購房退稅名義實施電信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稅務局、財政局、車管所工作人員撥打電話,以“國家下調購房契稅、購車附加稅率,要退還稅金”為名,讓事主交納一定的手續費,并匯入指定的帳戶實施詐騙。
??? 防騙對策是稅務部門退稅會在報紙、電視等媒體公告,而不會僅以電話方式通知,接到這樣的電話即可認定是詐騙。
(十)群發銀行卡透支、消費短信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向受害人發送“銀行卡刷卡消費”、“信用卡透支”等內容的短信,當接收者打電話詢問時,犯罪分子便分別扮演“銀行”、“銀聯管理中心”層層設下圈套,誘騙事主將銀行卡內資金轉移到“安全賬戶”。
??? 防騙對策是收到類似信息應撥打銀行客服咨詢,而不通過詐騙短信提供的聯系電話咨詢。永遠不要相信有“安全帳戶”。
熱門文章
-
07-11 0
-
05-05 0
-
10-12 1
-
01-16 0
-
01-19 0
-
12-09 1
-
03-15 2
-
07-16 2
-
09-30 1
-
04-13 0
相關經驗
-
06-03 0
-
04-21 1
-
01-31 1
-
02-27 0
-
11-18 2
-
10-04 1
-
02-22 2
-
04-09 1
-
02-04 0
-
06-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