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歲以上老人犯罪如何判刑?
【標簽】判刑|75周歲以上老人
更新時間:2020-04-23
?? 《刑法修正案<八>》擬增加“75周歲以上不判死刑”的規定,。,同時也符合我國“憐老恤幼”的司法傳統,。但是,該規定如果最終能夠通過,在將來的實行中或許會存在以下三個弊端或者說潛在的問題:
一、是容易成為一種制度性的歧視。75周歲以上的人不判死刑,這與我國憲法規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以及“罪刑一致”的司法精神相違背。雖然,無可否認該規定“尊老”以及“愛老”的教育意義,但是如果75周歲以上的老人犯了嚴重的暴力性犯罪(例如爆炸、投毒、故意殺人等),并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逃避法律的制裁,這在目前中國大眾的思想觀念中或許不足以平民憤,這樣反而助長了犯罪。應該說,為了順應國際上“廢除死刑”以及“減少死刑”的大趨勢,把該規定當作我國順應國際潮流以及將來履行國際義務的重要一步更具有意義,將來可以進一步擴大不適用死刑的年齡以及罪名。
二、是象征意義也許大于實質意義。根據我國往常的司法實踐,70周歲以上的人一般都不適用死刑,而且70周歲以上老人犯暴力性犯罪一年全國也就幾起。因此,或許規定70周歲以上的老人不適用死刑會更加符合中國目前的情況。此外,以75周歲一刀切在某種情況下會導致家庭甚至社會的不穩定。例如,一個 69歲的老人獨自撫養一個10歲的孫子,孫子父母雙亡,同時沒有其他親人可以依靠。,那么對于這個僅僅10歲的未成年人來說就意味著他成為孤兒以及失去家庭的依靠。雖然現實中這種情況非常少,但是這種可能發生的情形立法者也是應該考慮的。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形,,但是可能會客觀上侵害另一個法益,這顯然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同時也不是該立法的初衷。
此外,以“75周歲”為是否適用死刑的年齡界限,這主要是根據目前中國的人均壽命,但是立法者應當同時考慮區域經濟發展差異以及城鄉發展差異。因為人均壽命和經濟發展水平是密切相關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當地的衛生、醫療水平。因此,這種一刀切應考慮區域差異以及城鄉差距,在一些人民生活貧困、衛生醫療水平弱后同時人均壽命較短的地區做出變通性規定,即把它僅作為一種原則性的規定更符合實際情況。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這也可能成為少部分人逃避法律制裁的合法依據,成為潛在的“惡法”。一般情況,生活富裕的人的平均壽命一般要比生活貧困的人平均壽命長(當然少部分窮人也可能長壽),這就可能為一些富人逃避法律制裁開綠燈。
三、是潛伏著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規定75周歲以上的人不判死刑,這可能會為極端勢力以及恐怖組織改變襲擊方法提供機會。尤其在民族邊疆地區,這些 75周歲的老人可能會被這些極端勢力利用宗教、社會矛盾進行思想滲透,通過他們進行暴力犯罪(例如投毒、爆炸等)。這種危險性是可以預見的,必須引起重視。
總的來說,75周歲以上的人不適用死刑是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以及國際潮流的,但是不可忽視該規定在未來實行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立法往往不能窮盡所有應該予以考慮的問題,只有經過實踐才能發現漏洞,并進行不斷修正以使其真正成為良法。
熱門文章
-
07-11 0
-
05-05 0
-
10-12 1
-
01-16 0
-
01-19 0
-
12-09 1
-
03-15 2
-
07-16 2
-
09-30 1
-
04-13 0
相關經驗
-
06-01 0
-
04-26 1
-
03-04 1
-
07-22 2
-
11-06 1
-
06-02 0
-
07-18 1
-
04-19 0
-
01-07 1
-
05-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