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職業中毒?
【標簽】預防|職業中毒
更新時間:2020-02-12
核心提示:怎樣預防職業中毒?可以在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加強個體防護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進行預防職業中毒。詳細的內容,下面就由法律快車的編輯為您介紹。
怎樣預防職業中毒?
人們在生產環境和勞動過程中,接觸化學毒物引起的中毒稱為職業中毒。短時間接觸高濃度毒物會導致急性職業中毒;長期接觸超標、濃度水平較低的毒物會引起慢性職業中毒。慢性職業中毒危害面廣,潛伏期長,應提高重視。
用人單位應對作業場所使用或產生的毒物種類進行識別,通過現場檢測評估勞動者的暴露水平,采取綜合管理措施:
(1)工程控制措施:如改進生產工藝,采用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生產中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減少勞動者接觸毒物的機會;加強通風排毒等。
(2)管理措施:制定有效的職業中毒預防管理制度,建立崗位操作規程,保障現場監測、工程控制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的有效運行和使用等。
(3)加強個體防護:個體防護用品可以進一步降低危害水平,合理使用,可以將危害水平或強度降低到職業衛生標準規定的水平以下,是工程控制措施的有效補充,也是最后一道防線。
(4)加強健康教育,普及職業衛生知識,嚴格操作規程。
(5)做好職業健康監護,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早期發現健康損害,及時調離職業禁忌工作崗位。
(6)消除和控制環境污染,使毒物的排出量低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限值。
勞動者個人該怎么預防職業中毒?
(1)根據毒物存在的形式和侵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有針對性地進行防護,個體防護用品包括各類呼吸器、安全防護眼鏡、護目鏡、防護面屏、防護服、防護帽、防護手套和涂抹類皮膚防護用品等。
(2)有毒物質如果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就必須采取呼吸防護;毒物經皮膚吸收,或作業中手直接接觸毒物,應重點考慮皮膚防護,包括使用防護手套和防護服;如果毒物刺激眼睛,或作業方式導致毒物噴濺傷及眼、面,應采取眼、面部的防護。
(3)在有毒物質作業場所,還應設置必要的衛生設施,如盥洗設備、淋浴室、更衣室等,對能經皮膚吸收或局部作用危害大的毒物,還應配備皮膚和眼沖洗設施。
??? 要了解更多勞動法相關法律經驗,請點擊:勞動法
熱門文章
-
07-11 0
-
05-05 0
-
10-12 1
-
01-16 0
-
01-19 0
-
12-09 1
-
03-15 2
-
07-16 2
-
09-30 1
-
04-13 0
相關經驗
-
03-04 0
-
02-27 1
-
05-27 0
-
07-01 0
-
04-13 1
-
02-01 2
-
11-14 0
-
05-22 2
-
06-08 0
-
05-18 0